两份大麦纯合突变体与其原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差异

高润红1,2,3,#, 徐红卫1,2,#, 郭桂梅1,2, 方春燕1,2, 任金宝4, 宗营杰1,2, 张述伟1,2, 马运涛4, 杜志钊5, 王亦菲1,2, 陆瑞菊1,2, 陈建民3,*, 刘成洪1,2,*
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, 上海201106; 2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, 上海201106; 3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学院, 现代粮食作物生产技术联合创新中心, 江苏扬州225009; 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, 江苏苏州215008;5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, 上海200335

通信作者:陈建民;E-mail: 刘成洪(liuchenghong@saas.sh.cn)、陈建民 (jmchen@yzu.edu.cn)

摘 要:

为了探究突变体株系与亲本之间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, 在两种氮素水平下研究了两份大麦(Hordeum vulgare)突变体与亲本‘花30’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, 结果表明来源于小孢子甲基磺酸乙酯(EMS)诱变的A9-29是一份低氮高效型株系, 来源于空间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的SP花30(15)是一份高氮高效型株系, 两份突变体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、转运、分配特征及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等与‘花30’显著不同; A9-29在低氮条件下而SP花30(15)在高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和籽粒氮素含量分别显著高于‘花30’, 是由于花前干物质/氮素转运和花后干物质/氮素积累共同促进的结果; 氮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氮素吸收效率提高引起的。两份材料的获得拟为氮高效育种提供良种资源, 也为氮高效吸收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。

关键词:大麦; 小孢子培养; 突变体;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; 氮素积累与转运; 氮利用率

收稿:2019-11-06   修定:2020-02-19

资助:上海市农口青年成长计划[沪农青字(2018)第1-33号]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31801353)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学科领域建设专项资助[农科国推2019(匹配-07)]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(CARS-05-01A-02)

此摘要已有 656 人浏览

Back to top